5月8日上午,北投集團張坤球科技領軍型人才工作室(簡稱“人才工作室”)正式揭牌。
張坤球科技領軍型人才工作室揭牌儀式 周維新/攝
北投集團副總工程師、科技信息部部長楊雁,廣西路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羅光,北投集團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副部長譚福,廣西路建集團總工程師張坤球出席儀式并為工作室揭牌。北投集團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業務經理廖忠,廣西路建集團人才工作室主要成員、路建集團相關職能部室負責人參加活動并座談。
座談交流 周維新/攝
會上,楊雁對廣西路建集團近年來科技創新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他指出,廣西路建集團要打造核心競爭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創造產業價值和經濟效益,形成產業化發展,同時,還要依托工作室加強人才培養,支持和鼓勵優秀青年人才開展科技創新,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成立路建集團級工作室和研究中心,力爭在工程材料領域、綠色交通領域、平安交通及智慧交通領域取得更大突破,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楊雁講話 周維新/攝
羅光對北投集團一直以來對廣西路建集團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并介紹了路建集團近年來的發展情況和科技創新成果。他表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路建集團將緊緊圍繞五大重點研究方向,切實做好科研規劃,加強專項科研團隊建設及產學研合作,強化人才培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羅光講話 周維新/攝
與會人員合影 周維新/攝
張坤球科技領軍型人才工作室主要依托世界最大跨徑公路預應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橋——培森柳江特大橋、世界最大跨徑1800型波形鋼腹板組合連續剛構橋——飛龍大橋、國內最大整體提升跨徑和噸位的鋼管混凝土拱橋——黎欽鐵路跨線橋等重難點工程和一批省部廳級科技項目,堅持致力于研發后就能使用,使用后就能顯著提升效率效益,品質安全,綠色低碳,確保成果價值最大化的科技創新理念。以打造路建核心技術為目標,確定了五個方向領域進行研究。通過技術創新、結合BIM、現代信息技術研發出智能施工信息系統,賦予施工智能化,提升橋梁建設速度和品質;運用智能技術及推行標準化實現施工設備配置優化與隧道品質再提升。
大跨度波形鋼腹板組合梁橋綠色智能建造技術推廣、創新與示范
廣西路建集團通過科技創新、智能化建造,解決100~250米跨徑預應力混凝土梁橋腹板開裂、跨中長期下撓等問題,有效提升橋梁建設速度和品質,推進波形鋼腹板組合梁橋在廣西應用,取代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梁橋、形成波形鋼腹板組合梁橋產業化,打造廣西又一張橋梁名片。
新型異步式掛籃智能吊裝施工
1800型波形鋼腹板抗剪試驗
特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橋智能化整體提升技術研發與推廣
廣西路建集團為解決中段拱肋整體提升脫離支架體系轉換復雜的難題,研究施工信息采集、分析、系桿和吊索協同張拉控制,創新一種經濟、快速的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橋智能化整體提升施工方法,使得體系轉換后拱肋達到最佳狀態,對后續建設鋼管混凝土拱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離合式沉井模板
傳統大跨度懸臂澆筑梁橋綠色快速建造及品質提升
廣西路建集團依托培柳江特大橋總結提煉出的十項關鍵技術整合納入到交通運輸部重點課題《復雜巖溶區特大跨徑寬幅部分斜拉橋高品質綠色快速建造關鍵技術研究》中,課題研究與大橋建設同步開展,相關科研技術成果已應用于特大橋施工中,成功助力大橋實現“高品質綠色快速”建造。
掛籃平臺施工標準化
寬幅箱梁復合式掛籃和模板系統
工業固廢作筑路材料規模化高值化研究、應用與示范
廣西路建集團對筑路材料的研究與加工有著深入的見解,目前已完成省級、廳級課題12項,在研包含有瀝青、赤泥、蔗渣纖維、砂巖機制砂等相關內容的課題7項,接下來將研發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科技成果,力爭實現赤泥、鋼渣等固體廢物在公路路基、路面和混凝土結構物中資源化、高值化及規模化利用,產生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分級篩分后的鋼渣
長隧道高品質建造與智能化全過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與示范
廣西路建集團在隧道施工領域不斷在進步、優化、創新,參建被稱為“地下高速”的都巴高速項目,橋隧比高達56%,是廣西最密集的隧道群,幾乎整條高速路都是從瑤鄉七百弄的地下穿行。廣西路建集團在后續的隧道研究應用不斷優化和創新,實現隧道施工設備配置優化與品質再提升,運用智能技術實現隧道超前地質預報和監控量測兩大核心工作更精準更高效,為隧道施工安全保駕護航。
隧道二襯臺車
隧道拱架安裝臺車應用